粘膜,外痔,大便,疼痛,表面
提問: 得了痔瘡好治嗎
我近段時間好像得了痔瘡,而且是內痔,我想問一下醫生這個好治嗎?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,我應該吃中藥還是西藥那,在飲食上應該注意什么嗎??
医师解答: 內痔生于齒線以上,由粘膜下痔內靜脈叢擴大曲張所形成柔軟的靜脈團,稱為內痔。《外科大成·痔瘡》中說:“內痔在肛門之里,大便則出血如箭,解畢用手按,良久方入。”指出內痔以出血和脫出為主要癥狀,多為無痛軟性腫塊,長期反復出血,可引起嚴重的貧血。內痔是諸痔中發病率最高的常見病,多發于肛門右前、右后和左側[ 即截石位3、7、11點 ],常稱為母痔;在其余部位發生的痔,則稱為子痔。 【分 類】 根據內痔的病理變化和發展程度的不同,臨床上常分為三型和三期。 一、三型分類 血管腫型:由毛細血管增殖和擴張而成,外形如楊梅,表面粗糙或光亮,呈鮮紅色,粘膜較薄,觸之柔軟而易出血。 靜脈瘤型:為靜脈叢屈曲,痔核內可有血栓和擴張成球狀的靜脈瘤,表面粘膜較厚而帶光澤,呈紫紅色,不易出血。 纖維腫型:由于反復脫出、擦傷和炎癥刺激,使內痔結締組織增生,表面粘膜纖維化而變硬和富有彈性,呈蒼白色,不易出血。 二、 三期分類 一期內痔:除大便帶血、滴血或射血外,無其它自覺癥狀。窺鏡下可見粘膜呈大小不等的結節狀,質軟,色紅;指檢時,按之柔軟,粘膜表面很薄,大便時易被擦破而出血,大便常帶血或滴血。因痔核體積小,故不脫出肛外。 二期內痔:有間歇性便后滴血史,感染時則有肛門脹痛、墜脹和里急后重等癥狀,痔核較大,排便時脫出肛外,但便后能自行復位。窺鏡下可見粘膜變厚,痔核表面呈紫紅色,并有少量分泌物。排便時,因糞便刺激或摩擦,容易出血。 三期內痔:痔核體積增大,有結締組織增生,粘膜變厚,暗紅色,表面粗糙。脫出后不能自然復位,需用手推回或平臥后始能復位。若痔核經常脫出,就會引起括約肌松弛,凡是遇到用力、咳嗽、行走和蹲下時,都可能脫出。如脫出后未能及時復位,由于括約肌痙攣、擠壓,以致血液回流受阻,痔核充血腫脹,內有血栓形成,甚者壞死,疼痛劇烈,此為嵌頓性內痔。如表面發生潰爛壞死,分泌物增多,除引起劇烈疼痛外,還會出現發燒、小便困難,甚至因硬大便擦破潰爛痔核表面而引起大出血等癥狀?頰哂捎詵錘闖鲅夠岵譚⑿云堆惺毖斕鞍卓山檔?0%左右。因此,凡原因不明的貧血病人,應注意檢查有無內痔。 【臨床表現】 (一)便血 無痛性、間歇性、便后有鮮紅色血是其特點,也是內痔或混合痔早期常見的癥狀。便血多因糞便擦破粘膜或排糞用力過猛,引起擴張血管破裂出血。輕者多為大便或便紙上帶血,繼而滴血,重者為噴射狀出血,便血數日后常可自行停止。這對診斷有重要意義。便秘、糞便干硬、飲酒及食刺激性食物等都是出血的誘因。若長期反復出血,可出現貧血,臨床并不少見,應與出血性疾病相鑒別。 (二)痔塊脫垂 常是晚期癥狀,多先有便血后有脫垂,因晚期痔體增大,逐漸與肌層分離,排糞時被推出肛門外。輕者只在大便時脫垂,便后可自行回復,重者需用手推回,更嚴重者是稍加腹壓即脫出肛外,如咳嗽,行走等腹壓稍增時,痔塊就能脫出,回復困難,無法參加勞動。有少數病人訴述脫垂是首發癥狀。 (三)疼痛 單純性內痔無疼痛,少數有墜脹感,當內痔或混合痔脫出嵌頓,出現水腫、感染、壞死時,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。 (四)瘙癢 晚期內痔、痔塊脫垂及肛管括約肌松弛,常有分泌物流出,由于分泌物刺激,肛門周圍往往有瘙癢不適,甚至出現皮膚濕疹,病人極為難受。 手術療法 適用于二、三、四期內痔,特別是以外痔為主的混合痔。1.外剝內扎法 即外痔剝離和內痔結扎。步驟(圖5):①側臥位,局麻后用組織鉗夾住痔塊部位皮膚,向外牽拉,暴露內癢。在痔塊基底部兩側皮膚用小剪刀作“v”形切口,注射只剪開皮膚,不要剪破痔靜脈叢。②夾取皮膚,用包有紗布的手指鈍性分離外痔靜脈叢。沿外痔靜脈叢和內括約肌之間向上分離,并將痔塊兩側粘膜切開少許,充分顯露痔塊蒂部和內括約肌下緣。③用彎曲管鉗夾住痔塊蒂部,在蒂上用7號粗絲線結扎一道,再貫穿縫合一道,防止結扎不牢出血,最后剪除痔塊。若痔塊較大,也可用2-0絡制腸線連續縫合痔塊蒂部。皮膚切口不必縫合,以利引流。④用同法切除其他兩個母痔。一般在切除的兩個痔塊之間,必須保留一條寬約1cm的正常粘膜和皮膚,以免發生肛門狹窄。創面敷以凡士林紗布。 圖5 混合痔行外痔剝離,內痔結扎 2.痔環形切除術 適用于嚴格環形痔或內痔伴有直腸粘膜脫垂者。優點是一期將環形痔全部切除。缺點是手術創面較大,若術后感染將形成肛門狹窄,并發癥較多,因此目前不常采用。 方法(圖6):腰麻或骶管麻醉后,截石位,擴張肛管,選一口徑與擴張后肛管相適應的特制軟木置入肛管內,用大頭釘將痔塊固定其上,在齒線附近做環形切口,盡量多留肛管皮膚以防將來粘膜脫出,細致分離所有曲張靜脈團,并予以切除,邊切邊縫。注意切斷直腸下端粘膜時,前、后側的粘膜長度要一致,以防術后粘膜外翻。粘膜與皮膚用3-0鉻制腸線間斷縫合。如有出血,可在粘膜切緣處加縫數針。切口愈合后,應做直腸指診,如有狹窄傾向,需定期擴肛,以防術后肛管狹窄。 圖6 痔環形切除術 ⑴插入軟木塞,拉出環痔并用大頭針固定于軟木塞上;⑵在齒線上環形切開粘膜;⑶銳性分離痔核;⑷在痔上1cm處再用大頭針將粘膜固定于軟大塞上;⑸在上排大頭針的下方0.5cm處邊切邊縫;⑹痔核切除后外觀。 3.急性嵌頓性內痔的手術治療 內痔脫出嵌頓,特別是環狀痔急性脫垂嵌頓(又稱急性痔病),有廣泛血栓形成及水腫,過去不敢用手術治療,因擔心感染擴散而產生門靜脈炎等并發癥,常用保守療法。缺點是治療時間長,病人痛苦大,有時還可發生壞死,感染等后患。近年來認為痔急性水腫,是由于靜脈及淋巴回流受阻,并非炎癥所致,即使痔有潰瘍形成,但炎癥多在痔表層,不在深層組織并不影響手術。同時肛周組織對細菌感染有較強的抵抗力,因此,應行急癥痔切除,并發癥并不比擇期手術高,術后疼痛及水腫大為減輕或消失。若病人不宜行痔切除或痔套扎,可行側位內括約肌切斷術,以解除疼痛。de roover報道用內括約肌側位切斷術治療急性痔病25例。結果術后疼痛即刻消失,水腫、血管栓塞和脫垂于術后數日內逐漸好轉,平均住院3天(0~13天)。25例中,20例作單純側位內括約肌切開,另5例在數月后行痔結扎。隨訪26個月(1~56月),23例非常滿意,2例較滿意。de roover認為本手術優點是較內痔切除簡單,可即刻消除疼痛、住院日期短,一次手術即可,僅少數術后需加結扎治療。 內痔的治療方法很多,由于非手術療法對大部分內痔有較好的效果,因此,近年來國內外已較少采用手術療法。注射療法對大部分內痔有良好效果,特別是出血痔,應作首選。脫垂性內痔可用膠圈套扎治療。由于手術療法有一定的并發癥,適應證要嚴格掌握,手術應只限于保守療法失敗或不適宜保守療法者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haoz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